3月25日,我校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束永前教授/陈晓锋副教授团队开展的抗血管药物联合化疗及免疫检测点药物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SPACE研究成果全文发表于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影响因子 39.3分),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带来了全新思路。
晚期胃癌目前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为化疗联合免疫检测点药物治疗,客观缓解率(ORR)约为5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7.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约为16个月。而且,多项研究显示PD-L1 CPS<5的患者,似乎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因此,如何提高晚期患者的治疗疗效,获得更高的缓解率和更长的PFS以及OS,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束永前教授团队在2019年开始尝试将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基础上增加抗血管药物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发现很多患者疗效显著,让不少在绝望中的患者看到了希望。因此,设计了这项SPACE研究。研究命名为SPACE,也正是寓意希望这种组合能为患者的疗效和生存争取更大、更多的空间。
SPACE研究为一项开放标签、单臂、多中心Ⅰ期研究,旨在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和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G/GEJ)腺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其中安全性是重中之重。该研究包括两个阶段,即剂量递增(Ia期)和扩展研究(Ib期)。主要研究终点为Ia期最大耐受剂量(MTD)及所有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联合治疗方案并非简单机械组合,需对最佳剂量进行探索,因此针对毒性最大的两种药物奥沙利铂和阿帕替尼进行了剂量爬坡研究,以探索和确定最佳剂量组合。
该研究中推荐2期剂量(RP2Ds)为剂量水平3(阿帕替尼250mg po qd+卡瑞利珠单抗200 mg i.v. d1 +奥沙利铂130mg/m2 d1 i.v.+替吉奥40mg po bid d1-14)。34例患者确认的ORR为76.5%,高于预期。即使是在PD-L1 CPS<1和PD-L1 CPS < 5的亚组人群中,ORR也超过70%,比目前标准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获益更加明显。这提示未来可能对于PD-L1阴性的晚期胃癌患者,加用抗血管治疗成为克服免疫耐药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确认这一疗效,本团队已经开展了另一项江苏省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TALENT研究),目前已经入组结束,初步结果显示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另一个值得关注点也是临床分期较晚的患者获得转化手术的可能性。34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9例有远处淋巴结转移,5例有肝转移;另有24例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在手术组中,80%的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有3例患者(30%)达到pCR,5例患者(50%)达到主要病理缓解(MPR)。相较于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组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两组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EFS)分别为 23.1个月与8.4个月,中位OS分别为尚未达到与19.6个月。这些生存数据显示出更高的获益,基于此,本团队已经在开展一项针对胃癌肝转移及腹膜后淋巴结寡转移的转化治疗研究(FISSION研究),目前正在进行。
SPACE研究是首个全文发表将抗PD-1抗体与抗血管生成抑制剂以及化疗联合应用于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研究,这一创新性设计打破了过往多将该联合方案用于后线治疗的惯例。根据目前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HER2阴性晚期胃癌的研究成果,研究者认为仍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并且相关的后续拓展研究,包括分子标志物分析研究也正在进行。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为晚期G/GEJ腺癌一线治疗患者提供一种有效、安全且可耐受的治疗选择,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
(素材来源/一附院科技处 肿瘤科;审核/徐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