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90周年校庆百大名家进校园系列讲座-武胜昔教授

发布者:科研院发布时间:2024-06-17浏览次数:10

2024613日,庆祝我校建校九十周年“百大名家进校园”专题学术讲座在学海楼D002隆重召开。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教授受邀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主题为“社交障碍的神经机制与干预”的学术报告。南京医科大学科研院规划处处长周其冈药学院副院长刘妍,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郭兴出席了本次讲座。

科研院规划处周其冈处长介绍了“百大名家进校园”系列讲座的背景,对武胜昔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希望我校师生可以通过“百大名家进校园”学术交流平台开阔视野,深化思考,进一步提升我校的科研水平和影响力。随后,第二附属医院郭兴副院长代表南京医科大学为武胜昔教授颁发了讲座证书。

学术报告环节由刘妍副院长主持。武胜昔教授指出现代社会社交障碍的发生越来越常见,而社交障碍在众多精神疾病中经常伴发出现,例如孤独症。武胜昔教授及团队发现风险基因Shank3基因缺失会导致ACC区域兴奋性突触结构和功能异常、锥体神经元对社交反应性降低,随后利用生物学技术发现激活ACC、恢复Shank3表达及AMPA受体激动剂均可改善小鼠社交障碍。同时武胜昔教授利用慢性社会隔离小鼠模型(CSIS),通过多脑区筛查明确ACC区域参与调控CSIS社交障碍,发现社会隔离会导致ACC局部抑制性突触功能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增多,电生理记录等手段证实CSIS社交障碍是由于胆囊收缩素阳性(CCK+)中间神经元与锥体神经元所形成的抑制性突触前膜的大麻素受体(CB1R)减少,进而引发GABA释放增加导致的。通过光遗传学直接调控CCK+中间神经元活动或药理学调控CB1R功能等多种途径均能够显著改善CSIS导致的社交障碍。此外,武胜昔教授提出从多个角度揭示遗传因素导致社交障碍的机制,并发现Shank3 KO小鼠由于触觉丘脑过度兴奋导致伴发的触觉过敏及睡眠障碍。通过质谱等方法发现拉莫三嗪可作用于HCN2通道降低丘脑异常兴奋水平,纠正Shank3 KO小鼠的触觉过敏及睡眠障碍,从而改善社交障碍。武胜昔教授的研究提出开发靶向社交障碍和伴发症状的综合干预策略,为理解社交障碍的病理机制及开发潜在治疗手段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武胜昔教授对我校的邀请表示感谢,并题写了对我校建校九十周年的祝贺和祝福,同时期待我校未来发展更加辉煌。

本次“百大名家进校园”学术讲座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为我校师生带来了社交障碍神经领域前沿的学术信息,也进一步激发了我校师生对科研的热情和追求。未来“百大名家进校园”系列讲座会继续邀请各个学术领域的顶尖专家,为我校师生带来更多、更精彩的学术盛宴,以推动我校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

(撰稿/郭兴;图片/钟明丽、董晓宇;审核/顾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