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学院郑波团队揭示E3泛素连接酶ASB1调控精子变形的新机制

发布者:校网新闻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7-18浏览次数:10

近日,我校姑苏学院郑波副研究员在《氧化还原生物学》(Redox Biology)期刊发表题为“精子形成过程中ASB1协同ELOB促进SQOR泛素化与H₂S稳态维持(ASB1 engages with ELOB to facilitate SQOR ubiquitination and H2S homeostasis during spermiogene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蛋白质泛素化修饰调节精子变形的分子机制,为理解男性少、弱精的病因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该研究首先通过数据库和E3泛素连接酶Asb1转录本分析,确认Asb1是一个高度保守的睾丸富集基因。通过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现Asb1主要在长形精子中表达,这些结果表明其可能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探讨Asb1在体内的功能,研究团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Asb1基因敲除小鼠。生育力测试、精液质量分析以及精子和睾丸形态学分析显示,Asb1基因敲除小鼠出现了少、弱、畸形精子症,生育能力显著下降。

机制上,研究人员联合IP-MS/Co-IP实验证实ASB1与ELOB相互作用,通过增强其底物硫化物-醌氧化还原酶(SQOR)在K207和K344残基上的K48型泛素链形成,从而触发蛋白降解。这一过程对于维持硫化氢的稳态和氧化还原平衡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在给予硫化氢供体治疗后,Asb1-KO小鼠的生育能力和精子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上述研究为男性不育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姑苏学院郑波副研究员与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黄晓燕教授、南通大学医学院生殖医学研究所于骏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吕金星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吕金星、薛佳佳,姑苏学院武田田、沈聪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redox.2024.103484


(供稿/附属苏州医院科技部;审核/王长军)